近年来,韶关市新丰县牢牢把握正确办校办学方向,坚持党校姓党、从严治校、质量办校,充分发挥镇街党校党员教育主阵地作用,着力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量,提高党员干部对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能力,为新丰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软件硬件双管齐下,提升办学实效
夯实硬件基础。将镇街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制定《教员职责》《学员守则》《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提升镇街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另外,结合新农村项目建设,深入挖掘提炼当地红色资源,依托党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镇街党校分教点,有效打通党员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如新丰县沙田镇党委充分结合“党建示范带”建设,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下埔村设立分教点,沙田镇党委书记朱君就《浅谈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开展党课精讲,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党性教育。
(下埔村开展《浅谈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党课精讲。)
提升软件实力。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个质量立校的关键,从新丰县直部门精英骨干、科技人员、退休干部、先进教师、先进模范和优秀实用人才队伍中选聘40余人进入县级师资库,涵盖中共党史、纪法知识、环保、财税、农业种植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管理等教学领域,并根据镇街需求,统筹合理分配师资库教师,平均每个镇街党校讲师达20人,为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完善考核机制。制定《镇街党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在“六有”标准的基础上,新增“学籍管理、分教点设置和培训效果”评分项目,使镇街党校办学成效评估更加清晰、合理。将镇街党校建设工作纳入党委党的建设工作年度目标考核,采取自检自评和评委会实地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镇街党校的场地建设、队伍建设、教学培训、后勤保障、科研咨政、办学成效等方面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将综合评估结果作为镇(街)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年度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达到以评促进、以评促建的良好效果。
线上线下相得益彰,提升教学质量
突出党性教育主业,提升党员理论修养。以党性教育为核心,按照党的政治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培训课程不低于总课程的60%标准,制定并落实镇街党校年度培训计划,切实强化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同时,紧密联系镇(街)工作实际,开设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法制教育、经济发展等课程,并将党性教育融入实用技术、创业就业培训全过程,实现党性教育与技能培训“双轮驱动”、齐头并进的工作局面。
(新丰县马头镇水背村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建+农业科技下乡”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指导村民抢抓农时做好春耕生产。)
突出革命老区魅力,深挖红色文化资源。目前,新丰县有革命老区镇5个,老区行政村86个, 老区村庄(自然村)385个,革命遗址170多处,是一个典型的革命老区县。通过组织退休教师、老党员、乡贤共同追寻红色记忆,收集、整理、记录具有代表性的红色革命历史,深入挖掘提炼红色资源,拍摄20辑党史专题纪录片《新丰红色故事》,为开展红色教育提供鲜活的本土教材。同时,在分教点设立红色文化宣传专栏,开设“红色课堂”,为党员干部讲解新丰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如遥田镇江下村分教点,通过建设北一支纪念广场,改造五级莲池(思廉池),铺设“初心路”,成功打造氛围浓厚的香樟公园红色连片宣教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缅怀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韶关市市级红色村”——遥田镇江下村香樟公园红色连片宣教区。)
突出教学方式创新,拓展教育培训实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丰县积极探索开展以线上教学为主的培训方式进行授课,搭建“微信党支部、广东党建云、远程教育平台”的“三位一体”线上教育平台,采取视频教学、在线交流等方式,积极开展支部书记“微党课”、支部党员“云课堂”、“先锋书记微视频”等活动,形成线上共学线下自学,线上分享线下实干的生动局面。
(新丰县梅坑镇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开展“先锋书记”微视频学习。)
据悉,在2019年,新丰县大力推动镇街党校建设,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实党员群众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党员队伍综合能力素质,其中10名讲师入选市“百人讲师团”,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各镇街党校开展巡回授课43次,得到党员干部一致好评。驻村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全年共开展以党性教育、党建促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党课授课30期,提振了农村党员群众的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县共组建300多个“云髺红枫”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近5000名党员志愿者围绕巩卫创文、乡村振兴、破旧泥砖房拆除、抢险救灾等中心工作,常态化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如新丰县税务局党委开展“减税务降费进乡村”活动、新丰县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开展农业种植技术指导活动,真正让老百姓了解国家政策,提升种植技能,增强发展信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