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集中力量建设多个协同创新平台……在日前举行的2019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和2019年广州地区院士咨询座谈会上,多位院士建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
依托高水平大学建研发机构
“目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很多布局,建议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表示。
他认为,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其在上世纪80年代的“星期六工程师”,就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并以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特色研究为基础,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科创企业家和研究型工程师。
“依托高水平大学建立研究院有很多优势。”高松表示,其一是定位比较灵活,既可以侧重科技前沿,为未来新兴产业提供原创性科研支撑,也可以偏重技术转化研究,帮助解决现有技术难题;其二,机制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地方为主,也可由多所大学共建,还可与大企业合作共建。而在聘用机制方面,可以由大学科研人员兼任,也可以由研究机构对外招聘。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迎军:
集中建设多个协同创新平台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迎军看来,粤港澳大湾区要构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协同创新的平台非常重要。
“制造不光是制造业的问题,人工智能、材料、自动化等都要一起推进,不是一个学科、一个专业的研究人员就能做成的。”她举例说,广州的医疗器械产业在全国排名前列,未来有望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就属于典型的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的研发投入少,就很难和国际大企业竞争。”她建议,广州要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重点建设多个协同创新中心,汇聚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引入社会资金,一方面可以让协同创新中心成为企业的研发部门,另一方面也可以打造为研究单位的技术孵化部门。
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韩忠朝:
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科研体系
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同时还是法国医学科学院、法国技术科学院两院院士。对比中法两国的研究特点,他认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规范化、高水平的管理制度,鼓励更多科研人员投身于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工作。
他认为,由企业开展科研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应鼓励企业作为科研工作的主导,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科研体系,由企业联合研究机构一起进行科研攻关。
广东如何吸引人才?韩忠朝建议,不仅要吸引更多海外优秀科学家,还要加快培养国内人才。此外,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实现人才异地工作,参与广东的科研或产业项目,这有可能是未来聚集智力资源的最有效办法。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