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找准人才服务脱贫攻坚的切入点,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到扶贫工作中,着力打好“科技+教育+卫生+农牧+京蒙对口帮扶”人才精准扶贫组合拳,推动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科技人才助燃脱贫攻坚之“火”。乌兰察布市紧紧围绕贫困旗县扶贫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推动“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服务向贫困地区倾斜,积极为贫困嘎查村开展技术帮扶。新增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家,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三区”科技人才130名。协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向贫困地区发放甘蓝种子3200亩,推荐申报自治区科技助力脱贫攻坚项目7项。同时,不断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方式,加大对贫困农牧民的培训指导力度,助推当地产业发展。今年以来,选聘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666名,组建农牧业领域服务团队27个、工业领域服务团队12个。
教育、卫生人才灌注脱贫攻坚之“水”。开展调研摸底,全面掌握各旗县市区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方面的人才需求状况,制作需求计划表。由市教育、卫健部门统筹选派,按照每个贫困旗县至少选派2名、其他旗县至少1名的标准,把业务能力强、志愿服务基层的中青年骨干专家选派下去,重点开展宣传讲学、专题授课、技术培训、对口指导,以传帮带方式解决基层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难题,为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强化人才保障。
农村实用人才夯实脱贫攻坚之“土”。围绕马铃薯、燕麦、肉牛、肉羊等当地农牧业主导产业,按照“结构稳定、适当调整”动态管理原则,积极吸纳农技人员、致富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充实产业指导员队伍,调整成立了1967人组成的产业指导员队伍。同时,选聘218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农牧业技术专家,组建成市县两级专家指导组,对全市产业发展指导员进行全面培训,协助产业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圈舍开展技术指导,使他们成为基层农牧业技术指导服务的行家里手。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产业指导员培训班11期,培训产业指导员1981人次,产业指导员入户宣讲和现场指导贫困农牧民4.41万人次。创建“乌兰察布市产业扶贫指导通”微信公众号,开通专家答疑、政策法规、农牧讲堂和供求信息等10个模块,为贫困户提供线上技术服务。截至目前,“乌兰察布市产业扶贫指导通”为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问题110多个。
京蒙人才搭起脱贫攻坚之“桥”。以京蒙对口帮扶为契机,搭建起京乌扶贫扶智协作平台,以双向挂职、观摩培训等方式,广泛开展人才交流活动。今年,北京市选派25名干部挂职乌兰察布分管或协管扶贫工作,为推动对口帮扶、扶贫扶困搭建桥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乌兰察布市向北京市选派26名挂职干部学习锻炼,选派专业技术人员323人跟岗学习先进技术。此外,北京市不断加大教育、医疗等方面技术人才援派力度,向乌兰察布市8个国贫旗县选派98名专业技术人才。得益于人才的双向交流,京蒙两地人才在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建设、农技人员培养、重点旅游推介以及教育医疗领域帮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拓宽了脱贫攻坚之路。(乌兰察布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赵彦琳]
原文链接:http://www.nmgdj.gov.cn/bj_rcgz/202008/t20200820_1551235.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