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干部风采

一门心思为民的“老张”

2020-09-12 作者:佚名 来源: 昆仑网

  “老张,这大热天的,又要忙啥去啊?”“老张,进家里喝口水吧!”……在于田县希吾勒乡达西库勒村,只要看见张志强,村民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张志强是新疆中泰集团、新疆农业大学、中国人民银行于田县支行驻村工作队员。驻村以来,他进百家门解百家难,一门心思忙着村民的事。点点滴滴,村民看在眼里、喜在眉梢、暖在心里。

  

  

  

  

  

  做实事惠民生

  

  

  

  

  

  “在党的惠民政策扶持下,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富民房。‘老张’和工作队又帮助我们改造庭院,不但美化环境还能增收,特别开心。”站在自家菜园子里,村民阿米娜木·喀迪尔笑着说。

  

  

  阿米娜的丈夫长期在外务工,她在家里照顾孩子和老人。前不久,村里动员村民利用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经济,看着别人都干得热火朝天,阿米娜想让丈夫回来帮忙又怕影响丈夫工作,满院子的木头让她很发愁。张志强知道她家的情况后,取得工作队、村“两委”支持,统筹工作队员、党员、村干部成立志愿服务队,及时帮她家清理杂物、平整土地,按照生活区、养殖区、种植区分离原则,生活区打了地坪,种植区种了蔬菜,养殖区养鸡鸭,整个庭院焕然一新。

  

  

  

  资料图

  

  

  在村里,和阿米娜一样缺少劳动力的家庭还有不少。不管冬播、春管还是夏收,张志强总会提前走访摸底,将需要帮助的村民登记造册,农时一到,就和志愿服务队挨家挨户帮忙,不让一户因缺少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就是我们要做好的头等事。做好群众工作,就要‘闻事而动’。”驻村以来,张志强和工作队员、村干部帮助村民解决各种急事难事200多件,办实事好事300多件。提起他,村民都会高高竖起大拇指。

  

  

  

  

  

  树新风促和谐

  

  

  

  

  

  “我参加了拔河及跳绳比赛,跳绳拿了一等奖,还领到了200元奖金呢。”村里举办的文体表演评比结束后,村民吐送古丽·木沙拿着获奖证书开心地说。

  

  

  这些年,村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文化生活相对落后。张志强争取工作队、村“两委”支持,新建村民大舞台,配备演出服、乐器,组织村里的文艺爱好者组建“草根演出队”,编排舞蹈、相声、小品等内容积极向上的节目,定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和拔河、跳绳、篮球等体育比赛,寓教于乐,很受村民欢迎。

  

  

  

  资料图

  

  

  村民吐送古丽·木沙性格内向,每天除了送孩子上学、做饭,基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和邻居都很少走动。时间久了,更不愿意和人交往。张志强了解她的情况后,鼓励她积极参加村里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一来二往不但交了很多朋友,性格也开朗了很多,每次村里举办活动都是第一个报名,还主动承担起了准备器材、整理场地等工作。“以前除了照顾家人就是看电视,生活很单调。张老师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村里每天都热热闹闹的,感觉日子越过越精彩。”

  

  

  目前,在张志强牵头组织下,村里共举办各种文体活动120场次。村民都说:“村里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村委会是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助增收固成果

  

  

  

  

  

  达西库勒村是深度贫困村,去年已整村退出贫困村。对张志强和工作队员、村干部来说,继续帮助村民持续稳定增加收入巩固扶贫成果是重要任务,也是检验工作成色的“试金石”。

  

  

  村民阿依古丽·买买提明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已脱贫,但仅靠丈夫一人的收入,脱贫基础还不牢固。张志强和工作队、村“两委”商议,针对她要照顾家庭的实际,帮助办理证照、装修门面,在村里开了小吃店,收入稳定,生活极大改善。“每天能收入200多元,和丈夫的工资都差不多了,还不影响照顾孩子,很满意。非常感谢张老师和工作队员、村干部的帮助。”说起家里的变化,阿依古丽满足地说。

  

  

  要稳定脱贫就得有产业。经过研究,工作队和村“两委”确定了“1+N”多胎羊育肥养殖带动村民增收的思路,但在推广中遇到了难题,一些村民认为养殖多胎羊投入高有风险不愿参与。张志强除了入户走访时宣传多胎羊养殖的好处,还充分发挥农牧民夜校平台作用,邀请养殖能手和村民互动,讲养殖技术、致富故事,提升村民自信心,激发内生动力。目前,村里已建设多个多胎羊育肥养殖点,可带动100多户村民稳定增收,为不让一户一人返贫打下坚实基础。

  

  

  “不管是解决急事难事,还是帮助增加收入,只要把村民当成亲人,就没有做不好的事,也没有想不出的办法。”张志强如是说。

  

  


原文链接:http://www.xjkunlun.cn/fmqhmsjmxzt/qygzns/76868.htm
上一篇: 以心换心 赢得群众真心赞

下一篇: 真情为民的“冲锋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