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干部风采

真情为民的“冲锋舟”

2020-09-12 作者:佚名 来源: 昆仑网

  “既然来驻村,我们就要把群众当成家人,就要融入群众中,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这是塔什库尔干县委统战部、县发展改革委驻提孜那甫乡兰干村工作队长张锋为民服务的缩影。

  

  

  驻村以来,他迅速适应基层工作生活,深入走访群众,真心倾听诉求,真意解决困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工作标准更要高”的高原精神,用真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口碑。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冲锋舟”。

  

  

  

  

  

  为民解困的“冲锋舟”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就是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解决群众的困难诉求,就是把这些事情做实做细,为群众撑起一片天。

  

  

  位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县素有“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四季穿棉袄”之说,每年只有6、7、8三个月时间适合农作物种植与生长。今年6月中旬,74岁的努热阿訇·努热立夏因家里无劳动力,老伴又长期卧病在床,导致家里仅有的3亩地无人耕种。正在老人犯愁之际,张锋带领由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后备力量等骨干力量组成的4个村民“爱心服务”工作互助组,主动上门为努热阿訇完成了3亩雪菊的幼苗种植,还帮老人平整了庭院,种植了30棵四旁树。

  

  

  

  资料图

  

  

  看着新种植的雪菊、平整的庭院和整齐的四旁树,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张锋带领的‘互助组’真好,他们解决了我的难题,感谢党给我们派来了这么好的干部。等雪菊收获时,我一定请他们到家里喝雪菊茶。”

  

  

  在张锋的组织下,4个“互助组”已有80余名村干部、农牧民党员加入。今年以来,共帮助群众解决春耕生产、就业就医、通水通电等困难诉求34条,办结实事好事20余件,为25户缺乏劳动力家庭种植雪菊120余亩和四旁树500余棵,用实际行动温暖着村民的心田。

  

  

  同时,张锋将每周六设为工作队“接待日”,倾听农牧民的困难诉求,集中帮助农牧民办理各项业务。截止目前,工作队“接待日”共为农牧民解决困难2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35场,办实事好事40余件。

  

  

  

  

  

  致富增收的“冲锋舟”

  

  

  

  

  

  工作干得怎么样,群众心中有本账。张锋在走访中,深入了解村民的所盼、所想、所需,帮助群众算好增收账,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村民吾买尔江·阿塔巴依虽然身强体壮而且还有驾驶证,但就是不愿外出务工。张锋主动与吾买尔江结为帮扶对子,在吾买尔江家“常驻”,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讲政策,做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吾买尔江被张锋的真诚所打动。在张锋的帮助下,吾买尔江通过贷款买了一辆三轮车,在修建G314国道的工地上拉砂石料挣钱。开上新车的吾买尔江笑呵呵地说:“是张锋改变了我的思想,我现在每个月都有4500元的工资,生活越来越好了。”

  

  

  张锋还借助全县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的“东风”,依靠兰干村独特地域环境和民俗风情,想出了发展牧家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好办法。在他的努力下争取到了10万元的经费支持,他持续1个月驻守在前期“瞄准”的3户地理位置优越的农牧民家中,帮助农牧民进行改建、装修,很快3座具有塔吉克风情的牧家乐建筑拔地而起。在今年5月21日县举办的“寻梦西游记,遇见杏花源”文旅艺术节期间,3家牧家乐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在一个月的时间里,3家牧家乐共接待游客32批次350余人次,实现平均每家月纯收入3000元左右。

  

  

  此外,通过走访摸排,张锋了解到有15名想就业,但又缺乏技术的青年劳动力,张锋充分利用派出单位的优势,通过多方沟通协调,邀请县职业中学的教师对其进行电焊专业培训,通过牵线搭桥,15名村民顺利实现就业梦想。目前,每人月平均收入4000元。

  

  

  

  

  

  建设美丽家园的“冲锋舟”

  

  

  

  

  

  “转变一个村长久形成的风气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拿出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一点点带着群众干,群众的观念才会慢慢地转变。”这是张锋一直坚持的观点。

  

  资料图

  

  

  在人居环境整治大决战中,工作队紧跟队伍齐上阵,张锋更是冲锋在前。他挽起袖子帮助村民拆土墙、打地桩、立栅栏,为村民装修房子、安装马桶、规划庭院、种植雪菊……在张锋的带领下,先后为51户贫困户改造了厨房、安装了抽水马桶、建起了围墙,69户建起了农机棚、草料库、污水处理池。看着院子里“蓄势待发”的雪菊,村民古丽汗达妮·布力布力高兴地说:“自从在院子里种上了雪菊后,我们的庭院越来越美丽了。现在,虽然受到了疫情影响,但是张锋还在积极为我们联系商贩,解决我们销售难的问题,帮助我们增加收入。”

  

  

  驻村一年半,张锋时常奔波于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脸庞被紫外线晒得黝黑,但脸上的笑容却愈加灿烂。他常说:“老百姓不听你说什么,只看你做什么。只有将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群众才会信任你。”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兰干村老百姓逐渐懂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道理,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广大村民正朝着小康社会大踏步迈进。


原文链接:http://www.xjkunlun.cn/fmqhmsjmxzt/qygzns/77172.htm
上一篇: 一门心思为民的“老张”

下一篇: “燕子”衔泥报春恩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