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干部风采

老“骥”伏枥 一心为民

2020-09-12 作者:佚名 来源: 昆仑网

  “群众工作一定不能‘端架子’‘走过场’,要学会换位思考,弯下腰跟群众融为一体。”这是乌鲁木齐市体育局驻水磨沟区八道湾街道八道湾西社区工作队副队长何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8年驻社区以来,何骥将群众的所思所急所盼记在心上,用执着朴实的品格为居民做好服务,赢得群众的信赖,将辖区居民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

  

  

  

  

  

  邻里关系的“黏合剂”

  

  

  

  

  

  八道湾西社区地处偏远,拆迁改造之前,辖区平房多,流动人口聚集,居民房屋无下水道,生活污水大都排在门口。时间久了,邻里矛盾难以避免。

  

  

  在何骥的建议下,工作队牵头联合社区,探索组建了一支“1+2”调解队,即由1名阅历丰富、调解能力强的工作队员带上党员志愿者和兼职律师组成调解小组,采取“协调会”“共话家常”“上门走访”“热线电话”等方式进行调解,何骥当仁不让成为调解小组骨干。

  

  资料图

  

  

  “何老哥,快来帮帮忙,隔壁周碧云家又把脏水排在我家门口了,跟他说了好几次了,不管用啊!”去年年底,何骥接到居民吕雷电话后,和队友快速赶到,了解来龙去脉后,把涉事双方约在一起摆事实、讲道理,最终周碧云认识到错误,两家握手言和。

  

  

  去年4月,因辖区新疆锦城劲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因供水管道破裂,造成附近居民肖阳平家房屋裂缝、地面下陷,双方因房屋加固费用起了争执。何骥得知后,实地查看房屋受损情况,当即联系公司负责人,结合房屋安全知识和案例,分析利害关系,耐心劝导履行修缮义务。没过几天,房屋便得到了加固修复。

  

  

  现在只要接到居民求助电话,再晚何骥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安抚群众情绪、解决问题。截至目前,他和队友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次,成为了辖区人人信服的“调解员”。

  

  

  

  

  

  解难帮困的“及时雨”

  

  

  

  

  

  群众工作无小事。为了更好地服务和帮助居民,何骥向工作队提出设立“A+”即“爱加”微行动,由工作队牵头,党员、团员志愿者参与,收集居民困难诉求,逐一研判,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资料图

  

  

  居民麦买提·卡司本的女儿海丽且姆·麦买提因十多年前的一次事故,导致一级残疾,因经济拮据,无法持续做康复治疗,一直卧病在床。何骥得知后,联合工作队,与市残联协商,为海丽且姆争取到了免费康复治疗机会。听到这个好消息,麦买提·卡司本夫妻热泪盈眶,女儿海丽且姆更是挣扎着起身,向工作队点头致谢。经过半年的康复治疗,海丽且姆能扶着墙挪步行走了,何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提起何骥,辖区72岁的独居老人任松林赞不绝口。任松林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平时主要靠保姆照顾。何骥便与工作队长商议,和队员、社区人员定期上门了解老人身体情况,帮忙照看老人、做家务,随时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驻社区以来,何骥联系律师免费帮居民解决财产分割纠纷;联同其他队员清理积水,防止居民房屋受潮发霉;寻找专业人士修缮居民屋顶,确保居住安全,解决各类急难问题20余件,用一个个微行动获得了居民的称赞。

  

  

  

  

  凝聚人心的“设计师”

  

  

  

  

  

  驻社区之初,何骥发现辖区文体活动种类单一,居民缺乏参与热情。他深知,只有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参与度,才能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于是便在丰富活动种类上动起了脑筋。

  

  

  何骥和队员协调派出单位买来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文体用品,先后举办了“羽你同行”羽毛球赛、三人篮球赛、乒乓球对抗赛等活动,通过积分奖励、邀请专业老师赛前培训等方式提高群众参与性。同时,何骥利用入户走访、升国旗仪式等契机,动员辖区居民走出家门,加入社区文体队伍。从最初三四个人“不会跳”到后来二十多人的“舞蹈队”“体育队”,居民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以前我忙于做家务,没有属于自己的娱乐时间,参加舞蹈队后,我结识了新朋友,邻里关系也越发融洽了,舞蹈带给我的快乐、充实、收获值得回味一辈子。”居民陈梅激动地说。

  

  

  在何骥的指导下,社区文体队伍多次参加管委会、馕文化产业园、社区的文艺演出,工作队还联合社区举办“爱心巴扎”、参观馕文化产业园、清明烈士陵园祭扫、中秋团圆百家宴等各类活动100余场,有效增进了辖区邻里关系,凝聚了民心。

  

  

  倾情驻社区,回望来时路,这位居民心中的“老何”把社区当作家,把居民当亲人,用责任担当铸就坚定信念,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他将继续奔走在为民服务的路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原文链接:http://www.xjkunlun.cn/fmqhmsjmxzt/qygzns/77162.htm
上一篇: 桃李芬芳 馨香暖心

下一篇: 村民眼里的“超能小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