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干部“画像”是干部选任的必经程序,是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工作状态最直接的反应,只有为干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画像,掌握干部的主要特点和实际表现,才有助于干部选任工作中识人用人的精准度,防止干部选用“千人一面”。也才能让“带病者”曝出隐疾、现出原形,让好干部脱颖而出,用当其时、用其所长。
然而,在实际考察中,考察通常是围绕德、能、勤、绩、廉,考察干部的工作实绩、现实表现和党风廉政情况等。主要是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档案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集体面谈等方法进行。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多时候难以从谈话对象口中听到“干货”,所谈皆是“优秀”“突出”,或是往往谈得中规中矩、不痛不痒,让考察组难从脱离于事实背景的零碎信息中了解全面、完整的事实,挖掘真实背后的真相,最后有可能使考察结果出现偏差。
笔者认为,要想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做到考准考实考全,真正画出干部的担当作为、勤勉功绩、廉洁自律,凭简单地翻翻档案、开开会、谈谈话、测测评、填填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深入到脱贫攻坚、移民搬迁、乡村振兴等一线,挖掘他们敢啃“硬骨头”、敢接“烫山芋”、敢蹚“地雷阵”的勇气和担当,真正为干部来个零距离全身特写,勾画出干部本人的真实面貌、性格特征,尽可能还原干部的“立体”形象。而要精准画出考察对象的立体画像,就需要综合运用科学方法,下足“绣花”功夫,只有不拘于一时、一地、一事,通过纵向、横向、反向不同角度精雕细琢,才能把画像画出立体感。画像时,要将画像地点延伸到生活,延伸到一线。不仅要看干部“八小时”内,更要看“八小时”外;不仅要看日常工作表现,更要看重大关头、关键时刻表现;不仅要看“显绩”,也要看“潜绩”。只有真正深入干部的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捕捉“信息”,只有真正深入一线、把一线作为考察干部的“主考场”,把干部看得见、摸得着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绘入画里,画出的画像才会更加直观立体,干部形象也才会更加逼真、传神。
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在干部队伍中,也不乏“两面人”和“伪君子”存在。因此,为干部画好“立体画”,不仅能够让优秀干部跃然纸上,让“隐疾”干部丑态百出,更有利于我们在第一时间向组织交上一份最精准、最“立体”的干部政治“画像”。
邱有昆(中共巧家县委组织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