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热点透视

新疆和平解放的不朽丰碑

2020-09-24 作者:佚名 来源: 昆仑网

  在乌鲁木齐市健康路32号的人民广场南侧,坐南朝北矗立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纪念碑。碑座有浮雕,亦可读到镌刻在碑座的东西两面用汉文和维吾尔文撰写成的碑文,其文如下:

  “一九四九年,全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西北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到最后的胜利阶段。兰州解放,接着一野一兵团解放了西宁。为解放新疆,解放全西北,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统一战略部署下,在解放军副总司令兼一野司令、政委彭德怀指挥下,在一野一兵团司令兼政委王震率领下,开始了进军新疆的行动。二军发扬长征精神,翻越祁连雪山,直插张掖,挺进酒泉;二、六两军准备入疆,新疆解放指日可待。陶峙岳、包尔汉分别于九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通电起义。为巩固新疆和平解放的胜利,一兵团加快了进疆的步伐。一九四九年十月,进疆大军西出玉门关,穿越星星峡,从空中到陆地,向新疆展开了气势磅礴的大进军。至十二月初,一兵团领导机关和二、六两军主力先后抵达迪化、喀什、伊犁,与“三区”民族军和新疆起义部队会师。把五星红旗插到天山南北和帕米尔高原,结束了国民党在新疆的反动统治,解放了新疆各族人民,开创了新疆历史的新纪元。

  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全体官兵为解放新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所创建的丰功伟绩光照千秋,新疆各族人民永志不忘。

  为解放新疆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当初,经相关部门规划,于1985年9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纪念碑修建于乌鲁木齐市北门街心花园内。碑高10米,分碑座、碑身、塑像三部分。碑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为汉、维吾尔文刻写的碑文。碑顶塑有高2米昂首挺胸、全副武装的人民解放军战士铜像。因对人民广场进行大规模改造,最终决定将原北门街心花园中央的此碑重新设计,迁至人民广场(健康路32号)。

  红星耀天山,书写新荣光。重读碑文,抚今追昔,深刻感悟人民解放军为和平解放新疆付出的艰辛努力,为建设和保卫新疆建立的不朽功勋,对建功新时代,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及不畏一切艰难险阻的奋斗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重读碑文,能深刻感悟进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促成新疆和平解放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人民解放军奉命进军新疆,并非一路坦途。既要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抗争,又要随时打击和粉碎各种分裂破坏活动。1949年9月,在第一野战军席卷大西北、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大趋势下,国民党新疆军政当局分别于9月25日、26日通电起义,迈出了新疆和平解放的第一步。但当时新疆形势异常复杂,美、英驻迪化(今乌鲁木齐)领事暗中阻挠和平起义,怂恿支持民族分裂分子策动“新疆独立”;国民党顽固派极力破坏和平解放,蒋介石电令其在疆亲信“和平运动,万万不可做”;新疆军政当局中的反动分子,也主张与解放军打到底,极力破坏即将全面实现的和平解放成果;疆内反动头目也做着垂死挣扎,加紧策动叛乱活动。面对危急局势,只有人民解放军尽快进军新疆,才能尽快巩固和平解放成果。

  时值秋末冬初,很多部队御寒物资尚未备齐,不少官兵仍然穿着单衣,加之新疆没有铁路,公路路况极差,交通工具十分缺乏,多数部队只能徒步开进。1949年10月,2军教导团从吐鲁番徒步1600多公里,战胜重重艰难险阻,于12月初胜利抵达南疆重镇喀什。1949年12月,行至阿克苏的2军5师15团,顾不上休整就向和田急行军,官兵们忍饥挨渴,同流沙、风暴和严寒抗争,以每天50多公里的沙漠行军速度,用15个昼夜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解放了和田。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习仲勋致电嘉勉:“你们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纪录,特向我艰苦奋斗胜利进军的光荣战士致敬!”1949年底,进疆部队先后平息了哈密、鄯善、轮台等地多起反动武装破坏活动,打击了敌对势力分裂行径,防止了动荡和战乱,稳控了新疆局势。中国人民解放军雄师劲旅进军新疆,从帕米尔高原到伊犁河谷、从塔里木河流域到阿勒泰草原的天山南北广袤的大地上,遍插鲜艳的五星红旗,新疆自此开启了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压迫走向平等、由动荡走向安定、由分裂走向统一、由苦难走向幸福的伟大历史转折,使新疆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迈出新步伐,也使新疆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创了新疆历史的新纪元。

  二、重读碑文,能深刻感悟进疆部队一切听党指挥的初心和使命

  解放初期,党在新疆没有建立地方组织,也没有代表人民的政权机构,部队一进疆,自上而下建立地方党的各级组织和人民政权迫在眉睫。1949年12月底,军区部队抽调840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帮助地方建立党政机构,先后建立3个区党委、10个地委、80个县委和500多个区委,参加全疆9个专区、58个县、1512个乡的减租反霸。随后,又派出4500余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给300多万贫苦农民分配了土地,新疆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伴随着进疆凯歌,1949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成立,王震任书记;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宣告成立,彭德怀兼任新疆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新疆省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的成立,结束了反动统治者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剥削,新疆各族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标志着新疆在党的领导下进入历史发展新纪元。

  为减轻各族人民负担,从1950年开始,新疆军区部队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组织11万余官兵开赴天山南北的亘古荒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年大生产运动。广大指战员在渺无人烟、荆棘丛生的荒野碱滩上,人拉犁开发荒原,兴修水利,兴办农场、牧场,到1952年底共开垦土地15.3万余公顷,创建了20多个垦区和39个大型军垦农场,修建了遍布全疆的八大水利灌溉大渠和一批大中型水库,灌溉面积达到13万余公顷。为了发展新疆的工业,军区部队精打细算,节衣缩食,用节约下来的经费作资金,自己动手,兴办六道湾煤矿、七一纺织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拖拉机厂等25个现代工矿企业,并于1952年底全部无偿移交地方。部队三年大生产运动不仅为新疆创造了2.19亿元的财富,而且为新疆造就了第一代产业工人,奠定了新疆现代工农业的基础。1954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一声令下、十万官兵脱下军装,就地转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军垦人,他们为开发建设边疆、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巩固祖国边防和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辉煌业绩。

  三、重读碑文,能深刻感悟进疆部队为新疆的大局稳定和抵御外敌侵略做出的艰苦努力

  新疆作为祖国西北的重要门户,是反侵略、反颠覆、反分裂的斗争前沿。进疆后,军区部队立即担负起保卫边疆、稳定社会的神圣使命。1949年12月,迅速派部队进驻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地,接管了原国民党军驻防的所有边防哨卡。紧接着,又派部队千里大进军,翻越喀喇昆仑山,直插西藏阿里,完成了对中阿、中巴、中印边防的接管,粉碎了国内外反动派妄图把新疆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的阴谋。

  1950年3月,国民党起义部队中极少数反动分子与民族分裂分子、土匪沆瀣一气,在北疆、东疆策划多起武装叛乱和反革命暴乱。军区成立了以王震司令员任总指挥的剿匪指挥部,迅速展开剿匪平叛斗争。至1952年冬,经历大小战斗220余次,彻底平息了国民党起义部队中反动分子策动的叛乱,歼灭乌斯满、贾尼木汗、尧乐博斯等叛军叛匪近万人,解救被裹胁的牧民3.1万余人。驻守伊吾的步兵某团2连在特等战斗英雄胡青山指挥下,同数倍于己的叛匪浴血奋战40天,终于与援军一起,全歼叛匪,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新生的红色政权。战后,西北军区授予2连“钢铁英雄连”荣誉称号。

  1962年10月,军区边防部队奉命进行中印边境西段自卫反击作战。参战官兵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喀喇昆仑山区和阿里高原,战胜冰雪风暴、高寒缺氧等恶劣环境造成的艰难险阻,经过一个多月前赴后继的浴血奋战,粉碎了印军的进攻,拔除了印军设在我境内的全部据点,收回了被占领土,打出了国威军威。涌现了“滚雷英雄”罗光燮、“爆破英雄”王忠殿、“爱兵模范”张代荣和维吾尔族“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等一大批英雄模范,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英雄之歌。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恶化,前苏联在中苏、中蒙边界陈兵百万,新疆直接面临前苏联的颠覆、破坏和军事威胁。面对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军区部队遵循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多次挫败了苏军蚕食我国领土的阴谋,保卫了祖国神圣领土不受侵犯。

  四、重读碑文,能深刻感悟和铭记进疆部队一代代的传承依然初心不改建立不朽功勋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后的70年里,所做的事可能数不胜数。但仅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方面大搞农副业生产,一方面大力开展勤俭节约,用节省的粮油帮助群众度过难关。仅1962年,就调出粮食41.5万公斤、肉3.75万公斤、蔬菜47万公斤,支援地方生产自救。这些实际行动,坚定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也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关陷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军区党委奉命先后派出指战员7.9万多人(次)执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担负起新疆党政的全面领导工作。参加“三支两军”的指战员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做了大量工作,对于缓和紧张局势,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动乱造成的损失起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后,军区部队广泛开展了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及军民争创“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还结合防区的特点,在坚持开展军民共建“千里铁路文明线”“千里新藏文明运输线”“万里边防文明线”等活动,为巩固边防、稳定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风云变幻,西方敌对势力与境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相互勾结,加紧了对新疆的“西化”“分化”和颠覆破坏活动,新疆防区周边的军事斗争和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形势更加严峻。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为防止恐怖分子的渗透,军区部队坚决执行边境管控等任务,维护了国家主权和边境安全。

  在和平年代,坚决执行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三大任务”,在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广袤无垠的大漠戈壁、横亘千里的冰峰雪岭,一代又一代戍边军人用青春和热血浇铸起西陲边关的坚固屏障,用博大情怀和牺牲奉献托起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为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为适应新疆社会大局稳定的新形势新要求,他们深入研究反恐维稳斗争的新特点新动向,组织部队和民兵应急分队积极配合公安、武警,严密组织常态化巡逻执勤和防控,依法打击分裂破坏和暴力恐怖活动,在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中起到了“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今天的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民族团结,民生改善,每一个生活在新疆的人,都必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与安宁,要不断从党的红色历史中汲取新的营养,勇敢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参与者、书写者,融入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具体实践中,坚定坚决落实好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总目标、打好“组合拳”,为开创新疆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新局面作出积极的努力。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原文链接:http://www.xjkunlun.cn/dswx/hxyjl/78460.htm
上一篇: 解放初期新疆开展的肃清敌特和镇压反革命斗争

下一篇: 凝聚力量 为群众幸福“加码”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