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能人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强化“一聚焦双保障”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2020-10-14 作者:佚名 来源: 北疆先锋党建云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始终把人才作为新形势下挖掘潜力、激发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不断优化工作机制、积极搭建载体平台,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结构逐步优化,为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强化政策保障,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深入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启动实施了呼和浩特科技城建设,并把人才工作融入到全区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中,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出台了《新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科技园鼓励大学生创业暂行办法》等政策,成立了新城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从机构、编制、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使用、管理的各项政策。做到了有机构负责、有人员落实、有经费保障。四是强化资金保障,先后投入近2亿元,建成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9类人才集聚平台载体37家(个),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发展空间。

(民营企业家厦门大学培训)

  聚焦高端引领,不断充实高层次人才队伍。一是大力实施“产业引才”。充分发挥企业在引才、育才中的主体作用,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应用、软件研发、生物医药、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落地企业241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67人,包括院士2人、长江学者1人、博士36人、硕士128人。引进培育自治区“草原英才”18名。二是扎实推进“园区聚才”。充分依托鸿盛工业园区已建成的“两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注册企业355家,引进培养中高级以上职称人才505名(高级职称:87人,中级职称418人)。建成“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个,培育创新创业团队3个,为加快推进呼和浩特科技城建设提供人才保证。三是积极推动“培训育才”。与驻呼13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赴外地高校、知名企业进行学习考察等,累计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培训4000余人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2020年院士工作论坛)

  强化服务保障,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才新政9条”等纳贤引智政策,引进“双一流”院校高层次人才52名。建成了“院士工作站”、“老专家工作站”、“产业转化工作站”、“成果转化中心”4个人才服务平台,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创新青城”院士论坛,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增强。二是坚持产学研并重,与中科院、内工大、内农大等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驻呼高校和科研院所共计203项科技成果资源库,搭建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转化科研成果13项。三是建成了线上线下人才工作网络,构建了“一网双平台”人才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百名人才下基层”活动,从农牧、卫计、教育等系统选派265名业务骨干不定期深入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志愿服务,人才示范引领和智力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四是设立双创基金,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整合相关资金10亿元,设立双创基金,打通“企业、项目、投资者”三方互联通道,探索并推广各类金融产品标准化服务模式,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个性化、全流程、全方位”增值服务。(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委组织部)

(科技特派员实地指导工作)

  [责任编辑:王圣]


原文链接:http://www.nmgdj.gov.cn/bj_rcgz/202010/t20201012_1553396.html

上一篇: 莫旗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步伐

下一篇: 乌达区:“三驾齐驱”做好“人才文章”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