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乌海市乌达区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统筹队伍建设,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在“引进”上下功夫,做好“引才”文章。坚持需求导向,持续充实人才队伍。一是认真落实乌海市印发的《乌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乌海市人才引进工作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围绕发展需求、立足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着力引进适应我区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进一步增强人才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今年以来考录公务员12名,现已完成笔试;引进行政事业单位人才150人,中小学教师47人,现已全部到岗。二是积极完善“政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和院校搭建平台,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与君正、源宏签订60人“定向委培班”合作协议,源源不断为本土企业注入旺盛活力。
在“培训”上花力气,做好“育才”文章。一是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民生重点领域,持续加大人才工作者教育学习培训力度,选派优秀人才参加全市人才工作者培训班。二是结合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级干部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全区干部工作能力和素质修养,为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夯实基础。今年以来已举办各类科级干部培训班8期,累计培训1100余人次。
在“保障”上创环境,做好“留才”文章。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一是围绕创建“环境优化年”、“创新提质年”工作任务,结合我区产业工人队伍现状和工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统筹协调14个部门,多次召开产业工人优惠政策推进会议,制定印发《乌达区产业工人优惠政策实施意见》(试行),通过住房补贴、子女入托(入学)、户籍迁移、职业能力提升等多种方式,为企业留住产业人才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制定《乌达区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试行)》《乌达区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政策(试行)》,对人才引进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设立专门的奖励条款,将对科技高端人才和团队提供最高20万元的奖励资金,增强工业经济活力,保护产业工人队伍权益。今年以来共推荐申报“草原英才”个人3名、团队4个、人才项目1个,通过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引导人才汇集成奔流的智慧之海,形成强大人才聚合效应。
[责任编辑:赵彦琳]
原文链接:http://www.nmgdj.gov.cn/bj_rcgz/202010/t20201012_1553388.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