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干部风采

“三变”书记

2020-11-12 作者:佚名 来源: 灯塔党建在线

  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芦南村曾经是济南市的深度贫困村。2004年,已经是一家大型建材生产企业老板的贾虎平,在镇党委领导动员下和家乡父老的期盼中,回村当选村支书。15年间,贾虎平怀着一颗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家乡建设中,通过产业之变、生态之变、村庄之变,使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变为山水秀美、充满活力的“明星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产业之变——建设富裕家园

  15年间,贾虎平始终在深刻思考如何把芦南村的“看点”变成“卖点”。在此,他选择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从2006年开始,芦南村一方面积极推行退耕还果,至2010年,退耕还果面积达500亩;另一方面,加快土地流转,逐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2013年,“芦南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成立,贾虎平担任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全体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入社率达100%,每年分红发实物300斤面粉、100斤大米,保障村民日常生活。村民每年还从合作社领取资源收益金2000元。

  土地流转后,芦南村山上实行分层种植,高处以种植红叶为主,梯田种植果树,低处种植花卉、有机农作物,逐步形成了集高科技农产品种植、果品采摘和花卉繁育观赏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林。特别是面积达30亩的牡丹园,植有几十个品种、1万多株牡丹。由于地处山区,芦南牡丹盛花期正好在菏泽牡丹凋谢之后,为济南游客提供了赏花、游玩的好去处。同时,芦南村还开发出牡丹花茶、牡丹花瓣茶、花蕊茶等特色茶品。芦南村的农业逐渐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产+二产+三产的“六次产业”。

  2016年,芦南村云台寺郊野公园被列为济南市第一批、历城区第一个重点建设的郊野公园。该项目共投资1.3亿元,其中芦南村投资1.1亿元,2019年底顺利完成。2019年10月23日,以芦南村为核心的云台山田园综合体项目获得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立项批复,项目总投资1.4亿元,计划两年建设完成。这是芦南发展中的大手笔。芦南村已逐步呈现三产高度融合的发展态势。

贾虎平(左)汇报田园综合体项目

  芦南村的郊野公园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属于地道的“山水文章”:一是依托古村落、古树,配套相关设施和服务项目,打造旅游观光休闲疗养基地;二是依托幽静狭长、风景独特的山峪,打造高品质微度假、慢旅游景区;三是依托玉漏泉、玉碟泉、老井泉等泉水资源,打造名泉瀑布观赏园区。十五年来,芦南村各项建设共投入3亿多元,村里没有留下任何债务。仅2020年,就可实现集体经济纯收入320万元。

  芦南村的变化,得到了充分认可。芦南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文明家园”“省级文明村”,被山东省政法学院确立为“法治乡村建设师范基地”。贾虎平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济南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

  生态之变——建设绿色家园

  群山环绕的芦南村,2005年以前,人口不足600人,村民收入多以外出打工、卖山货、采石为主,人均年收入不足两千元;山上的采石场炮声隆隆,石灰窑浓烟滚滚,气味刺鼻,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村民怨声载道,矛盾不断。

  面对困境,贾虎平认真分析、深刻思考芦南的现状和未来。芦南村山多地少,最大的、也是可利用的自然财富就是山和水,但长期的无序放牧、乱采乱挖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必须留住青山绿水。

  2004年11月25日,新一届村委会成立当天下午,就做出立即关停所有石料厂、石灰窑和禁止牛羊上山的决定。对此,村里很多人思想上拐不过弯儿来,其他村里的村民开石头一天收入好几百,而芦南村,明明有山石,偏偏不让开采;牛羊上山,祖祖辈辈不都这样吗?贾虎平苦口婆心给村民讲“破坏生态就是砸子孙后代饭碗”的道理。为了避免冲突,他主动捐出48万元作为补偿,以友好协商的方式关停了十几个石料厂和两个石灰窑。对以养羊为生的老人,按月发放生活补贴。在他看来,与破坏生态带来的损失相比,这点钱实在是少多了。

  2005年春天,芦南村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封山造林行动,家家户户出义工上山植树造林。有的年轻妇女肩挑两个筐,一头坐着尚不会走路的孩子,一头放着树苗和干粮。男女老少在山上一干就是一整天。通过连打三年山体绿化突击战和每年不间断地补种,共栽种各类树苗100多万棵,荒山绿化率超过80%。

贾虎平带头植树

  芦南村还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15个拦水坝,为保护生态和农业灌溉创造了良好条件。

  今日的芦南,山上郁郁葱葱,山间波光粼粼,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芦南村的老百姓纷纷感叹“当初不让开山放羊还真就对了”。

  村庄之变——建设幸福家园

  2005年的芦南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街,旱路水路不分,雨季通行困难,村民因庭院养殖,造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邻里关系紧张。又因山上植被破坏严重,致使建在低洼之处的芦南村还要承受洪水带来的灾害。

  让村民告别低矮的平房,搬进楼房!担任村支书不久,贾虎平就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2005年,通过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反复征求意见,芦南村“两委”最终做出《村庄整体迁建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并以一封信的形式告知村民。

  然而,为了兑现这一庄严的承诺,贾虎平却付出了八年的心血,经历了千辛万苦。期间,他曾三年没买过衣服,六年没出去旅游过一次。甚至有的时候,他的家人都不舍得买价格高的大蒜吃……

  2012年底,芦南村五栋七层居民楼建成,并全部配置电梯,进行了精装修,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有线电视、天然气;科技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卫生室、便民超市、便民浴室一应俱全;建有健身广场、南部山区最大的停车场。2013年5月,芦南村全体老百姓欢天喜地乔迁新居,终于告别了脏乱差的旧村。而所有建设费用,全部由贾虎平一人垫付。

贾虎平(左)指导旧村改造

  贾虎平认为,老人幸福是一个村庄文明的重要标志。从2006年起,芦南村就开始实行村民退休制度并逐步提高村民待遇,60至70岁村民每月发放退休金200元,70至80岁村民每月发放300元,80至90岁村民每月发放400元,以此类推。根据村里鳏寡孤独、老人多的特点,修建了芦南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现在,75岁以上老人每天中午可到村幸福院免费就餐。芦南村还为全村60至80岁的老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

  15年过去,年近花甲的贾虎平依然坚守对家乡的赤子之心,他把成绩作为人生的新起点,努力把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芦南村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村民生活的更加幸福!(中共济南市历城区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www.dtdjzx.gov.cn/staticPage/news/dyfc/20201102/2769725.html
上一篇: 郯城县“五老”志愿者贾友才: 退而不休 发挥余热 牵手关爱 ...

下一篇: 张连炜:传承雷锋精神 守初心为人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