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炜,1939年6月生于山东胶州,1959年入伍,在海军某部服役,1968年退伍,196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年部队生活培养了他忠诚坚毅、乐于助人的品格。从1963年全国学雷锋热潮开始,张连炜57年来风雨无阻为群众修理家用电器,从不收取任何报酬,邻居们都夸他是“活雷锋”,“连炜工作室”也发展成为“老兵工作室”,引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2012年来,张连炜先后获评“最美胶州人”“胶州市道德模范”“胶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社区热心人”“青岛市文明居民”“山东好人”等荣誉称号。
发扬本色,技术攻关获赞誉
1959年,张连炜在海军通讯部队服役,接触很多电子设备,通过不断学习,练就了修理电器的本领。那个年代电器刚刚普及,懂维修的人很少,不少人知道他有这个手艺就找到他。张连炜在训练空闲时间,义务帮助当地百姓修理水泵、闸道等。
“那时候在部队,军民鱼水情,正好赶上国家号召学雷锋,我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队伍。国家教会了我本领,我就得回报给老百姓。”回忆往事,张连炜总是一脸幸福。退役后他也是这样永葆军人本色,把雷锋精神带到各地。
1970年,张连炜退役后到胶县毛毡制品厂工作,由于精通电器,很快就成为电工班班长。白天他在工厂努力工作,下了班也闲不住,经常帮着街坊邻里修家电。技术好、不要钱,张连炜的名字很快就传开了,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1975年,胶南县城关机械厂的负责人听说张连炜技术过硬,大老远找到他,原来该厂从德国进口了一部机床,全厂上下没有人能将它组装起来,张连炜看过图纸后,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从未接手过这么大的工程,张连炜白天研究图纸,晚上查阅资料,天天忙到凌晨一点多才睡觉。经过半个月的钻研,机床终于组装好了,实验成功那天,全厂上下都沸腾了,机械厂负责人将组装费送到他手里,但是他说什么也不要,最后机械厂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胶县毛毡制品厂表达感激之情。
初心不改,践行“雷锋精神”57载
“我帮别人修电器有两个原则,一是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只要能帮上忙的,我都一视同仁,欣然前往;二是帮别人修好后,不收礼品,也不吃饭,顶多喝一杯热水。”张连炜说。
在胶县毛毡制品厂工作期间,当时有一位建筑公司技术员杨师傅,租住在工厂旁边的地下室里,地下室没通电,冬冷夏热,晚上点煤油灯,杨师傅一直将就地住着。张连炜从同事口中得知此事,主动请缨帮杨师傅接电。周六一早,张连炜带着徒弟冒雪来到杨师傅家,师徒两人忙了整整两天,终于点亮了杨师傅家的灯。
1999年,60岁的张连炜退休后又当起了小区里的义务修理工。他义务修理电器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成为市南小区人人皆知的佳话,他的足迹从市南小区延伸到了整个胶州,不少周边社区甚至乡镇的百姓抱着坏了的电器找上门来,然后抱着修好的电器满意而归,张连炜的名字传遍胶州大地。2014年,在市南小区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他成立了“连炜工作室”,现在,“连炜工作室”已经成为胶州市精神文明的名片。
从1963年开始,张连炜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82岁的他也从当年风华正茂的“小张”,变成了银发如雪的“老张”,时间改变了他的容貌,但没有改变他“学雷锋、做好事”的人生信条,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他“学雷锋”的诺言。
老骥伏枥,让精神和技艺薪火相传
进入新时代,张连炜传递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雷锋精神不断延伸,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受到他的感召,踊跃加入义务修理电器的队伍,成为他的徒弟。
张连炜现在有30多名徒弟,年纪最大的已经80岁,最小的30岁。徒弟说,张连炜是个好人,是个觉悟很高的优秀党员,我做他徒弟,向他学技术,也向他学习做人。张连炜和徒弟们组成了“连炜志愿服务队”,他们把电话号码公布在居委会维修热线联系卡上,一天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张连炜有一位徒弟是小区西门糕点店的梁法道。当时他们一家从农村来城里打工,开始的时候租了一间很旧的附房做门头,年久失修,电路经常坏。一年春节,梁法道一家人正在收拾店面,准备回家过年。突然“砰”的一声,店里一片漆黑,连卷帘门也没法关上。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梁法道给张连炜打了个电话。正准备吃年夜饭的张连炜二话没说,拾起电工包就来到梁法道的店里,很快修好了电路。梁法道很受感动,主动提出跟张连炜学技术,为小区居民服务。此后,梁法道就经常跟着张连炜上门为居民义务维修电器。
现在,许多有一技之长的退役军人志愿到这个充满爱的屋子里奉献技艺。今年47岁的退役军人韩杰就经常出现在这里,他以张连炜为榜样,传承雷锋精神,无私奉献修理手艺,成为社区的“万能修理工”。
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稀奇,难能可贵的是一直坚持,并不为出名,也不为谋利,为的只是心安,忠于自己的良心。“人活一辈子都不容易,我有技术,就该多帮帮那些需要我的人,能帮到他们,我就很开心。”张连炜朴实的话,道出了人生真谛。(中共胶州市委组织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