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心率快、血压高、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准备进行抢救。”童世君快速检查患者身体情况,组织医护人员立即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强心、利尿、无创呼吸支持,还一边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疏导。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积极抢救,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看着监护器上各项指标都回归到正常区间,童世君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是今年2月的一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我省赴湖北支援医疗队队员童世君在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ICU病房抢救病人的场景,也是童世君52天在抗疫一线的工作日常。面对给患者进行高暴露风险的气管插管时,童世君总是冲锋在前,成功为危重患者实施进口气管插管术、深静置管、床旁超声检查等,这样的高危操作,他自己都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
“哪里顾得上担心自己是否会被感染啊,我们重症医学科的责任就是要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合力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回忆起在一线抗击疫情的经历童世君坚定地说。
恪尽职守冲锋一线
“你去治病救人,照顾两个孩子和老人的任务都交给我,放心!”在得知童世君要奔赴武汉一线抗击疫情时,他的妻子白春林毫不犹豫地支持丈夫的决定,“疫情刚发生时老童就非常关注,当时他就写好了申请准备赴湖北支援。我明白他身上的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医生,他应该冲在第一线。虽然很担心,但是也非常支持他。”时隔数月,白春林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湿了眼眶。
1月28日,带着家人的支持与叮嘱,童世君到达了武汉天河机场。一路上看着昔日繁华热闹的都市变得冷清灰暗,童世君心情十分沉重,“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全力以赴救治病人,与新冠肺炎抗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武汉早日恢复生机贡献一分力量。”童世君回忆道。
经过两天紧张的个人防护培训和学习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及诊疗方案,童世君和队友们正式进驻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开展救治。
童世君所在的重症医疗组负责新洲区人民医院ICU病房的12张病床。1月31日,正式工作的第一天,童世君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详细了解收住患者的信息、目前的情况和治疗方案等。“新洲区人民医院ICU病房成立时间不长,人员、设备、病房、诊治能力等方面都有些不足。经过大家讨论,我们对病区进行了规划和管理,并重新安排了值班表,大家都很快进入状态,积极讨论后期的诊治计划,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制定详细的诊疗方案。我们明白我们的工作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相搏,我们只有一个心愿,全力以赴,绝不放弃一个病人。”童世君说。
竭尽所能顽强战“疫”
救治过程充满了艰难。最初的十几天时间,医院氧疗相关设施设备十分匮乏,无法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不能让患者就这么等着新设备到啊,我们必须得想想办法。”童世君心急如焚,无论怎样都要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难题。经过反复思考,童世君与医疗队呼吸治疗师进行讨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自己动手加以改造,实现了患者的无创通气及高流量吸氧。
“‘童主任你们才出来啊,饭都凉了;你们的衣服都湿了,快换掉,小心着凉!’外围的同事提醒着,我笑着回答‘饭凉了可以热,衣服湿了可以换,但是病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是童世君工作日志中的一段记录。每次进入监护室时,童世君都要身穿厚重的防护服连续工作8个小时以上,从患者的生命体征、氧合、呼吸、心率、出入量和精神状态等各方面系统细致地进行检查,再依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但童世君从不言累。
对此童世君表示,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与其他学科不同,除了随时监测血氧、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外,更要重视对患者疾病的精准评估,时刻保持警惕,不能累!不能松懈!这样才能从容应对疾病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
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童世君他们才能从死神手中抢回一个个宝贵的生命。一次,一位新冠肺炎患者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突然间意识丧失,瞳孔散开,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因为童世君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和身体情况,在快速做出评估后,立即为患者进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给予升压、营养心肌、强心等应急抢救,不到一个小时,患者清醒,病情趋于平稳。“想想办法,多救一个人。这就是我们重症科医生每天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一定会竭尽所能抗击疫情,不负医者使命。”童世君说。
随着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童世君发现ICU病房新冠肺炎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无法送出病房进行胸部CT等检查,肺部情况评估非常困难。童世君设想利用超声也可以为患者进行肺部检查,准确诊断患者情况。经过讨论,童世君向我省赴湖北支援医疗队发出了申请,在医疗队积极努力和多方协助下引进了一台超声装备。
“超声检查就相当于是看得见的听诊器呀。而且我参加过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的专门培训,在原科室开展此项技术也已6年多历史了,对此我是有信心的。”2月25日,医疗队为ICU病房引进了超声装备。每次进病房,童世君都会给危重症患者一一进行细致的超声检查,评判病人肺部感染是否好转、有没有胸腔积液、有没有新发的病灶等。对所有患者检查一遍要近4小时,童世君做完后身上全是汗水,衣服都湿透了。“超声检查对我们的诊治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帮助我们后期的诊治上了一个台阶,大家都非常开心。”童世君笑着说。
肩负使命研究探索
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童世君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全力以赴救治病人。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他每天都坚持学习有关新冠病毒的新知识,并积极参加各种新冠肺炎线上学习班,不断提高自己的诊治能力。他还组织和参加了《关于新冠病毒感染感控知识及危重症患者核心救治技术》的线上培训班,为当地医护人员进行床旁重症超声的教学,在新洲区人民医院初步普及了重症超声技术。
回到青海,童世君依然在重症医学一线忙碌着。童世君回顾援鄂抗疫的经验,将目光锁定在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肺部超声影像学这一问题上,为了做好科研工作,他积极收集相关数据及超声影像资料,为临床研究和下一步的资源共享做准备。
说起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以及自己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感受,童世君心潮澎湃,“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时,我非常感动,几次热泪盈眶。党和国家对我们医务人员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表彰不属于我一个人,属于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既是对过去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激励。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使命和责任。通过此次疫情的考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