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不会做工作的干部。”这是巴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阿拉格尔乡博孜吐格村工作队员陈振坤,从驻村第一天起对自己说的话。他凭借着满腔的热情和一心为民的决心,扎根基层,把群众的冷暖和需求时刻牵挂在心中,为群众想办法、出点子,解决困难,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
发展特色经济有“妙招”
“博孜吐格村经济基础薄弱,人均耕地面积仅2.6亩,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必须发展特色产业。”陈振坤心里细细琢磨着。
陈振坤多方调研了解,发现豇豆种植不仅时间短、见效快、产出高,而且经济效益比传统种植的小麦、玉米高。为了让村民更好的掌握种植技术,陈振坤亲自到外地种植大户处实地考察学习,回村后立即找来种植大户努尔艾合买提·赛里木,向他传授种植豇豆的技术,希望他能带头试种。
资料图
起初,努尔艾合买提对种植豇豆并不看好,在陈振坤的耐心劝说下,努尔艾合买提决定先种植1.75亩试试看,没想到半年就见到了效益,收益比种玉米、小麦时多挣了2000多元。
豇豆收益更高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村民们开始争先恐后要求种豇豆。面对群众的致富热情,陈振坤没日没夜地扎进农田,从选种、播种和定苗,到抽蔓期和开花结果期,挨家挨户亲自动手指导,经过系统管理,当季豇豆多收了两茬。在陈振坤和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博孜吐格村顺利完成了45亩“豇豆示范田”的建设,平均每亩增收3000元。
要让村民稳定持续增收,除了发展特色种植,必须在拓宽致富门路上多想办法,陈振坤又将目光聚焦到了标准化养殖上。
陈振坤引导村民通过引好羊、喂好料、住好圈,定期检验、注射疫苗、冷配等规范养殖模式,让本村养殖户享受到了标准化养殖带来的好处。为了畅通销路,他又引导村民与加工、屠宰企业合作,解决牲畜的销售问题。村民吐尔迪汗·阿布都克力木满脸笑容的说:“以前我们就是育肥二三十只羊,一只羊也才赚几百块钱,后来加入养殖合作社进行品种改良,经集约化、规范化养殖,一头羊可赚近千元呢。”
通过建设“豇豆示范田”、标准化畜牧养殖,大大提升了博孜吐格村的村民收入,村民钱包鼓了,笑容也多了。
实现稳定就业有“绝招”
随着外出就业人员的日益增多,村民的思想有了转变,一些家庭妇女也想就近就业。陈振坤知道后,及时与第一书记商量,开辟创业就业渠道,满足村民的就业需求。
“陈站长,我想开一家小吃店,但丈夫不同意,他说我拿全家人辛辛苦苦从地里刨出来的那点钱去干没有把握的事,万一赔了怎么办?”一小队村民努尔古丽·吾布力找到陈振坤诉说自己的烦恼。
资料图
努尔古丽家中有6口人,4个孩子都在上学,一家人仅靠4亩耕地为生,日子过的很拮据。陈振坤听到她的想法后,立即协调村委会腾出一间门面房给她免费使用一年,又介绍努尔古丽到外乡餐厅跟厨学习。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努尔古丽的小吃店顺利开业了。凭着一手好厨艺,努尔古丽的小吃店一天比一天红火,收入由原来的一天五六十元增长到如今的两三百元。现在,她的丈夫只要一有空就来店里帮忙,对妻子也是赞赏有加。
陈振坤深知,促进村民就业,不能大水漫灌,而要因人而异,要综合考虑村民意愿和需求找准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让村民踏实工作,实现稳定就业。
村民古丽那尔·买买提今年24岁,中专毕业后,一直在家帮助父母务农。陈振坤走访时发现,古丽那儿尽管讲话不多,但思路清晰,做事认真细致,国语水平也不错。陈振坤突然想到可以把她往村干部方向培养。在陈振坤的指引下,古丽那儿很快适应了新角色,工作井井有条,个人也成长很快,现在已经是村里的团支部书记了。
在陈振坤的帮助下,全村有270户村民实现了一户一人稳定就业,家家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为全村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调解邻里纠纷有“善招”
善于做群众工作、懂双语的陈振坤是村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一员,面对各种矛盾纠纷,他总能耐心、公平地化解每一起纠纷,促进村民邻里关系稳定和谐。
海热古丽·阿不都热依木和依米提·艾山是一对结婚40年的老夫妻。一天,两人气极败坏地来到村委会闹离婚。经过一番了解,原来是两人沟通不够造成的。陈振坤让夫妻俩各自回忆曾经对方为自己做过印象最深的5件事。丈夫回想到妻子这些年跟着自己吃了不少苦,自己还凶她,瞬间就懊悔了。而妻子也想到丈夫为了这个家风风雨雨的没少辛苦,自己还对他斤斤计较,也心疼了。陈振坤看着两人神情明显的变化,趁热打铁对丈夫进行了一番说教,妻子也理解了丈夫的难处。最终,夫妻俩重归于好。
春耕期间,村民阿依尼萨·图尔迪在自家附近烧垃圾时,不慎把邻居努汗·阿布拉家的几棵杨树烧死了。努汗发现后找到阿依尼萨要求赔偿,却遭到阿依尼萨的拒绝,双方因此争论不休。闻讯赶来的陈振坤经过一番询问了解,对非法烧垃圾的阿依尼萨进行了安全法规和环境法规的宣传教育。经调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阿依尼萨给努汗赔偿了500元。
“服务群众永无止境”,陈振坤甘做群众幸福路上的铺路石,在他的帮助下,村民们和睦相处,稳步增收,家家户户的日子天天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