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干部风采

莫让“奇葩证明”寒了群众心

2020-11-17 作者:佚名 来源: 云岭先锋网

  近日,中国政府网对“公证书办理难银行存款无法取出”问题的督查情况予以通报,认定惠州市惠阳区公证机构存在不担当不作为、为民服务意识不强、漠视群众利益等问题。该事件中,陈先生为继承父亲的一笔存款,在银行、公证处、派出所、居委会之间来回跑了七八次,所涉及部门给出看似“合理”要求,需要当事人准备各种证明,导致其七个多月无法办理继承公证。

  近年来,循环证明“你爸是你爸”的“奇葩证明”时有发生,这种情况无疑是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添堵。这块“牛皮癣”要彻底清除真的那么难吗?大数据时代,不但没有让数据多跑路,反而是让群众跑断腿。说到底,还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不作为付出的成本太低所致。这种宗旨意识淡泊、为民服务意识缺失的做法是要不得的,必须坚决制止。

  杜绝“奇葩证明”,首先要从转变作风发力。要求提供“奇葩证明”表面上看是严格执行规定,实际上是推诿扯皮和“权力刁难”,是一种不作为、懒作为的怠政思想。群众办事,过去是“门难进,脸难看”,现在可切莫变成“门好进,事难办”。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不能为了方便自己、规避责任,遇到办事群众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推诿扯皮“踢皮球”。而应该及时了解问题的症结,通过转变作风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杜绝“奇葩证明”,还要铲除滋生的土壤。各部门之间数据资源共享不充分、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使得办事群众在相关部门之间“跑断腿”“磨破嘴”,这是当前存在的客观问题。在当前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政府各部门之间要进一步加强协作,打破部门之间“信息孤岛”。办事部门之间要实现信息共享,这样既方便办事群众,又能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要拿出制止“奇葩证明”的实招,比如出台制度,对漠视群众、人为设置障碍、故意刁难群众的行为予以严厉处罚。

  在依法行政的道路上,坚持办事审批上做“减法”,在服务意识、服务内容上做“加法”,方能最大程度的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陈雨欣(建水县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0/11/10/342401.html
上一篇: “实绩”得从“实际”中来

下一篇: 莫让网络评比“失真变味”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