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观察

浙贝母栽培技术

2021-07-17 作者:佚名 来源: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

  浙贝母(拉丁学名:Fritillaria thunbergii),别名浙贝、大贝、象贝、元宝贝、珠贝,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其鳞茎半球形,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作用。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脓疡、肺热咳嗽、痰多、胃、十二指肠溃疡、乳腺炎、甲状腺肿大、痛疖肿毒。

  浙贝母为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球形或扁形,白色,上下微凹入,常由两、三片肥厚的鳞片对合而成,直径2~6 cm;一般一个鳞茎有两个心芽;鳞片和心芽着生在鳞茎盘上。茎单生,直立,圆柱形,高30~80 cm,光滑无毛,有蜡质。单叶,无柄;下面叶较宽,上面叶较窄,被针形至线状被针形,长6~15 cm,宽0.5~1.5 cm,全缘;下部叶对生或近对生;上部叶互生,顶端呈卷须状。花单生于茎项或上部叶腋间,有短梗。一般植株有3~9朵花,总状排列,开放时下垂,钟状;花被6片,淡黄绿色,排成两轮,长倒卵形或卵圆形,长2.5 cm左右,宽1.5 cm左右,内散布紫色斑点,互相交织成网状;雄蕊6枚;雌蕊1枚。蒴果,具6等宽的纵翼,成熟时室背开裂,每果有种子50~100粒。种子扁平,近半圆形。边缘具翼,淡棕色,一般长0.6㎝,宽0.5 cm,厚约0.1 cm,千粒重约3 g。

  浙贝母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照,比较耐寒,生长适宜温度4~30℃,过低或过高均休眠。10月上中旬播种,1月底2月初出苗,3月中旬开花,花淡黄绿色呈倒金钟状,4月下旬植株开始枯萎,5月上旬收获。土壤要求湿润沙质壤上,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比较耐寒,在全市范围内均能安全越冬生长。黏土、干旱的地方不适合栽培。 生产上建议实行轮作。

  一、播种时间

  9月中下旬—10月中旬播种,一般以9月中下旬种植最好,10月底前播种结束,最迟不过立冬。翌年1月底至2月上旬(立春前后)地温18~21℃萌芽出苗,3月中旬开花,5月上中旬开挖收获,可一直采挖至7月。

  二、主要技术措施

  1. 整地作畦

  选择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排水良好的庭院或宅基地,确保水旱轮作。黏壤、过沙的土壤均不适宜。及时翻耕土壤,以深翻18~20 cm为宜,耙细耙平,作成宽80~100 cm、高12~15 cm的畦;留出排水沟渠,畦沟深15~20 cm、宽30 cm左右。4月至6月雨季,做到雨停水干,田间无积水。

  2.施足底肥

  浙贝母生长期施肥原则为施足基肥、适施苗肥、巧施打顶肥、清明断肥。浙贝母生长季节短,喜肥,播种前施足基肥是高产的关键。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kg作基肥,提倡使用腐熟鸡粪、羊粪等,均匀施入表土层。

  3.带药播种

  品种选用选择浙贝1号、浙贝2号、浙贝3号。浙贝母采用鳞茎播种,在种子田中选择直径3~5 cm(平均32个/kg),鳞瓣紧密抱合,芽头饱满,无损伤和病虫害的健康鳞茎作种栽,可边挖边及时下种,9月末全部种完。外购贝母种亩用种量350 kg(鲜重),在平整的畦面上以撒播的方式播种,浙贝母根系较浅,播后盖1层5 cm细土覆盖贝母种,然后再撒施有机肥1000 kg/ 亩。播种前对种鳞茎进行药剂处理,用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600倍液浸种30-40分钟,然后播种。

  4 .栽培管理

  4.1 中耕除草

  重点放在浙贝母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的前期进行,并和施肥结合起来。浙贝母播种密度大、生长根系浅,中耕不宜过深,以不伤到鳞茎为度。

  4.2 适当追肥

  苗肥分共2次施。齐苗后施1次,一般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或45%复合肥20-25公斤。间隔15天左右,再施1次。

  打顶肥:植株打顶后施用,亩施45%复合肥20-25公斤。并在病害预防时,在药剂中添加浓度为0.2-0.3%的磷酸二氢钾,延长叶片绿色功能,推迟地上部枯萎,促进延枯和鳞茎膨大。

  4.3 灌溉排水

  浙贝母生长期间需保持田间湿润。从2~4月需水较多,若缺水植株生长缓慢,直接影响鳞茎的膨大,导致产量降低。如遇干旱需及时浇水、灌溉。雨季及时清沟,严防田间积水。

  4.4 摘花打顶

  为了使鳞茎充分得到养分,也为了防止遇雨倒伏,花期要摘花。当花长2~3朵时采摘为合适,选择晴天人工摘除或用镰刀、割草机割除。庭院栽培为了观赏可不打顶或推迟打顶,还可采摘后炒制贝母花茶,也有润肺止咳效果。

  5. 病虫害防控

  浙贝母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害侵染,以灰霉病、黑斑病、软腐病和干腐病等为主。病害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发生,4月中旬盛发,危害严重。用生物农药多抗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防治病害。综合防治:采用水旱轮作模式;排水良好地块,及时清沟排水;浙贝母收获后,清除被害植株和病叶,最好将其烧毁,以减少越冬病原;发病较严重的土地不重茬;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浙贝母的抗病力。一般采用水旱轮作后,基本无病虫害发生,少数发病植株及时拔除即可。

  危害浙贝母虫害以地下害虫为主,有蛴螬、沟金针虫等。蛴螬是金龟子幼虫,又名“白地蚕”,4月中旬开始危害浙贝鳞茎,膨大期危害最盛。被害鳞茎成麻点状或凹凸不平的空洞状。沟金针虫危害的时间比其他地下害虫早,一般早春土温到6℃时,就开始活动,危害浙贝母。防治方法:冬季清除杂草,深翻土地,消灭越冬虫口;施用腐熟的厩肥、堆肥,并覆土盖肥,减少成虫产卵;整地翻士时,拾取幼虫作鸡鸭饲料;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金龟子。

  三、收获加工

  作商品的浙贝母,5月上旬地上植株枯萎时选择晴天采挖,最佳采收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初。采收用小锄或耙采挖,从畦的一端开始采挖,较易不伤鳞茎;采收后应立即摊开晾晒,防止堆积发热霉烂受损。在洗去鳞茎上的泥土后,选大的鳞茎洗净后切片加工。加工干片的浙贝母,选择晴天用切片机切片,切成0.2㎝左右的薄片,切后马上进行凉晒,不可长时间堆放,2~3 天即可晒干。做种子的可在9月中下旬采收,边采挖边播种。


原文链接:http://nyncj.qz.gov.cn/art/2020/8/31/art_1594272_55836537.html
上一篇: 秋季辣椒栽培技术

下一篇: 柿子树的嫁接时间和嫁接方法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