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以来,我市受多轮强寒潮天气影响,加上生产流通成本上升等因素,一季度前期蔬菜价格较往年同期涨幅偏大。当前已进入春耕备耕阶段,我市蔬菜生产即将进入繁忙的春季管理季节,为防止早春骤然降温的“倒春寒”等不良天气对我市春季蔬菜在田生产和市场供应带来不利影响,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同时,要做好各类蔬菜设施生产管理,确保春夏季蔬菜生产稳定和市场有效供应,实现全年产量丰收,现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品种选择
蔬菜的类型多、品种多,可因地制宜选择抗病的、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如金鹏、千禧、粉都、浦粉1号、浙茄一号、杭茄一号、津福139、佳乐21号、贝贝、东升、三比、优比、新超越08、典美、全年生菜、大圆叶茼蒿、超秀菠菜、耐热油麦等品种。
二、加强育苗管理
要根据不同类型蔬菜的适播期,进行育苗播种。目前我市大棚春季蔬菜用苗要重点做好茄果类、瓜类后期防徒长及适温炼苗工作。豆类和叶菜类生产用苗需做好播种和催芽管理:一是选择正规厂家种子进行播种;二是无包衣种子采用温汤浸种、10%磷酸三钠浸种等方式预防病害;三是播种后保持适宜温湿度,促进种子出芽。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要保持在95%以上。
三、设施大棚蔬菜管理
(一)关注天气,及早定植。蔬菜定植时应密切关注天气情况,要求棚内连续5天最低气温和10 厘米深土温连续稳定在 10℃以上时即为安全定植期,部分大棚蔬菜定植后受倒春寒危害的,要抓住“冷尾暖头”尽快缺棵补苗。
(二)加强保温,促进缓苗。定植后棚内通过高温闷棚以提高地温,及时浇水,促进缓苗。缓苗后茄果、瓜类蔬菜白天尽量保持30~33℃,温度超过33℃时开风口降温,切忌放“扫地风”。叶类蔬菜缓苗阶段昼温25℃,夜温10℃以上为宜。及时中耕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寒性。
(三)精细管理,促进高产。缓苗后 7~15 天不浇水、不追肥,实行蹲苗,促进根系发育。为防止徒长,前期应适当控制浇水施肥, 待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第一果(瓜)坐住及叶菜类蔬菜的茎叶或产品开始迅速生长或膨大时,再进行浇水施肥。瓜类蔬菜株高25厘米以上时,要及时绑蔓。同时要加强对大蒜、莴苣、芹菜等越冬蔬菜返青期的管理, 及时中耕锄草,浇水追肥,促其生长早上市。
四、加强极端天气防范
近期气温变化较快,极容易发生“倒春寒”、短期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各生产基地、大型园区应每天及时关注并轮流播放天气预报,提醒菜农及时准备应对措施。大风天气前注意对棚室进行检修与加固,压实盖好风口,避免冷风直接吹入棚内闪苗。遇骤然降温天气可采用热风炉、“热宝”增温块或临时搭建二层幕、棚内围挡进行应急增温保温。如遇持续阴雨天气,要及时清理沟渠,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通畅,确保设施蔬菜棚间沟不积水;露地蔬菜做到畦面、畦沟不积水,减少阴雨天气给蔬菜生产带来的田间渍害影响。
五、加强病虫害防控,保障质量安全
春季设施蔬菜需重点防控茄果类蔬菜灰霉病、叶霉病、日灼病、脐腐病,瓜菜类霜霉病、白粉病及蚜虫、粉虱、蓟马和害螨等田间病虫害和生理性障碍。在田间栽培管理中,摘叶抹杈不可一次性过多,要适度控制;叶面及时喷施硼钙肥,以促进开花坐果。实行农业防治的基础上,优先采用悬挂黄蓝板、裙膜通风口处增设防虫网等物理措施。严格禁止使用高毒和禁限用农药,正规门店采购安全高效药剂,并做好购买和使用农药记录。蔬菜上市前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放心菜检验员加强日常田头检测,确保上市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