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全市水稻育秧工作暨高产栽培技术培训会在海门召开,旨在通过先进适用技术,充分挖掘水稻增产增效潜能,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上,促进全市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这也是我市首次在启海地区召开水稻集中育秧现场会。
培训会采取专家授课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洪程,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魏海燕,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进行专题授课。各县(市、区)分管领导、种植业科科长、作栽站站长和负责水稻生产的技术人员、种植大户代表以及市局相关科室250余人参加会议。
在海门区悦来镇保民村乐鑫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与会代表分别观摩了水稻毯苗、钵苗和秸秆基质盘三种机械化播种流水线,大田集中育秧流程,水稻机插移栽演示,基质、秧盘等育秧产品展示。魏海燕教授详细讲解了育秧的每道工序、流程。
在下午的室内培训会上,张洪程院士、李刚华教授围绕水稻栽培十项适用技术和集中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分别作了专题培训。“通过这次现场培训,我学到了水稻钵苗育秧机插技术,还看到了很多新型农机,教授的讲课很生动,对我今后种植水稻很有帮助。”海安周小兵家庭农场主周小兵说。
南通是国家大型商品粮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在品种引进选育、栽培研究、投入品开发、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科技力量雄厚,水稻面积、产量走在全省前列。2022年,我市水稻种植面积269.8万亩,仅占全年粮食面积的34%,但水稻总产168.7万吨,占全年粮食总产的一半,即用34%的土地,获取了50%的产量。但目前仍存在少数地区管理粗放等现象,下阶段,我市将持续开展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启动全市粮油高产竞赛活动,聚焦“稳粮、扩豆、增油”三大任务,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各地将以“水稻栽培十项适用技术”为引领,围绕“推技术提单产”六字工程,切实落实水稻高产栽培举措,稳步提升大面积生产技术到位率,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今年我市有省级水稻方43个,市级稻麦高产竞赛方25个,在其引领下,配套县级方、镇级方多层次的高产方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带动,通过3-5年的努力,达到大面积平衡增产。”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彭长青表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