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风貌

2023年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意见

2023-05-11 作者:佚名 来源: 南通市农业农村局

  水稻种传病害及苗期病虫发生种类较多、程度较重,其中水稻恶苗病在机插稻和旱育移(抛)栽稻上发病较重,干尖线虫病在局部感病品种种植区有加重趋势,苗稻瘟、稻蓟马等部分地区苗期发生普遍,对水稻苗期安全生长构成较大威胁。开展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是“前防、中控、后保”绿色防控策略的核心内容,既可有效控制种苗期病虫危害,还可降低水稻生长前中期病虫防治压力,减少农药使用量和药液流失,能够经济、简便、高效地控制种传病害及前期病虫危害;尤其是种衣剂拌种包衣还可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利于培育壮苗。

  一、精选优质种子

  要因地制宜选用优质抗病良种,精选无病健壮稻种,在药剂处理前晾晒 2~3天,并进行风选,通过去杂去劣,减少菌源并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对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重发地区,要压缩高感品种的种植面积,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减轻防治压力。

  二、科学种子处理

  一是选择对路药剂和方法。

  针对种子包衣(拌种)措施。对恶苗病,可选用精甲·咯菌腈、噁霉灵·精甲霜·氰烯酯、甲·嘧·甲霜灵、氟环·咯·精甲、肟菌·异噻胺、咯菌·精甲霜、甲霜·种菌唑、种菌唑等药剂包衣(拌种)。对稻蓟马发生较重地区,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等药剂包衣(拌种)。对恶苗病与稻蓟马混发区,可选用苯醚·咯·噻虫、噻虫·咯·精甲、戊唑·吡虫啉等药剂包衣(拌种)。对二化螟发生区,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拌种。对稻瘟病重发地区及其感病品种,可选用肟菌·异噻胺拌种。

  针对药剂浸种措施。对恶苗病,可选用甲霜·种菌唑、氰烯菌酯等药剂浸种。对干尖线虫病,可选用杀螟丹及其复配剂浸种,有条件地区,可试验氟吡菌酰胺或噻唑膦浸种。对恶苗病与干尖线虫病混发区,可选用杀螟·乙蒜素、氟啶·戊·杀螟等药剂浸种。对杂交籼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区,可选用噻唑锌、三氯异氰尿酸浸种,或试验咯菌·噻霉酮包衣、示范氯溴异氰尿酸浸种。

  针对非种子处理剂的拌种措施,在常规种子处理后,可示范应用噻呋酰胺+氯虫苯甲酰胺+三氟苯嘧啶拌种,防治前中期纹枯病、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稻蓟马。

  二是提高种子处理质量。要根据农药标签要求,使用正确处理方法,用准种子处理的药剂浓度,不可盲目加大或降低浓度,保证种子处理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拌种包衣时要将种子与调好的药液充分混匀,确保种子均匀着药,晾干后催芽播种或晾干后直接播种;要大力示范推广专用器械拌种(包衣),提高种子处理质量。药剂浸种时要保证浸种时间在48~60小时,要注意浸匀浸透,在日平均气温 18~20℃时,浸种60小时,23~25℃时浸种48小时,浸种时药液要淹没稻种,袋装化浸种时稻种装2/3袋,确保翻袋时种子吸足水后均匀受药,并时常翻动种子,提高浸种效果,浸后不需淘洗,直接播种或催短芽播种;机插稻分批浸种时切忌废液再利用,以防药剂浓度下降和病菌污染降低效果。

  三是优化配套环节。塑盘集中育秧要适当降低育秧期间温度,降低长芽阶段病菌的侵染风险;旱育秧田催芽时禁用稻草垫底或覆盖,以防稻草带菌再侵染;避免高温催芽和催长芽。及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残留药液不能倒在桑园、鱼塘以及蚕室旁,以免鱼类、鸟类和家蚕中毒;药液浸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做饲料。

  三、加强服务指导

  一要因地制宜制定种子处理技术方案,在绿色防控基地、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示范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全面推广应用种子处理技术,辐射带动大面积技术水平提升。

  二要密切关注恶苗病菌对咪鲜胺、氰烯菌酯、咯菌腈等药剂的抗性变化,加强对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种植户等集中育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用药指导,加大种子处理新药剂、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力度,强化与种衣剂生产企业合作,筛选出高效低风险、便捷易用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三要加大宣传服务力度,结合“科学用药进万家”行动、“虫口夺粮”促丰收创新高行动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百千万”技术指导行动等专题行动,加强种子处理技术培训;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短信等传统媒体和手机 APP、短视频、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型媒介,开展全范围、多方位的技术宣传,确保技术到户、技术到田。(撰稿人:李世峰)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tong.gov.cn/ntsnwx/nzwsc/content/ac1d8134-59c3-4bfa-8013-ad9458c8d43b.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院士支招 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

下一篇: 如东“农机医生”郭雪梅入选“南通好人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