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出台背景
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的通知》(农质发〔2018〕8号)、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实施江苏省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的通知》(苏农质〔2022〕5号)两份文件是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就发展农产品“三品一标”(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达标合格农产品)方面出台的较为详尽的文件,进一步拓展了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内涵外延,对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提升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近年来,淮安市立足“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要求,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技术支撑,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68%,在淮阴区、盱眙县等地建成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70万亩,涟水县、淮安区等地在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80万亩;建成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200万亩,2022年新建14个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296个。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开展规模主体入网监管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入网生产主体达14680户,累计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1800多万张。每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超9000批次,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8%以上。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有关文件精神,推动农产品“三品一标”高质量发展,决定印发《淮安市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二、主要内容解析
《行动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绿色优质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优质农产品消费促进行动实施方案、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实施方案等四个部分。
1、淮安市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坚持标准引领、坚持分类推进、坚持联动协作的工作原则,重点夯实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和原料基地、有机农产品基地、地理标志农产品核心基地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四类国家级基地。
2、淮安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坚持标准引领、坚持全链发展、坚持优化供给、坚持市场主导的工作原则,重点健全绿色优质农产品全产业链、培育壮大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主体、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构建品质指标体系、集成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搭建绿色优质农产品对接平台、放大品牌叠加效应、参加“江苏最美绿色食品企业”评选;推动科技成果集成转化、注重标准应用实效。
3、淮安市优质农产品消费促进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品牌引领、提升消费,融合发展、产销联动,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重点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促进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相融合、持续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开展形式多样消费赋能活动、补齐农产品产地流通基础设施短板。
4、淮安市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实施方案。按照食用农产品“无证不入市”的目标,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重点加强指导服务,提高承诺达标合格证“含金量”;推进入市必查,提高承诺达标合格农产品“知名度”;线上线下齐动,打造承诺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网红”;加强宣传推介,引导承诺达标合格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
三、文件特色亮点
文件内容努力做到“两个有机衔接”,即:与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厅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十四五”规划有机衔接。
特色亮点:
1、在行动方案制定方面。结合“十四五”规划和淮安市本地特色,分别提出淮安市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淮安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淮安市优质农产品消费促进行动实施方案、淮安市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实施方案。
2、在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面。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建设3个优质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区、30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到“十四五”末,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400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5%。
3、在绿色优质农产品品质提升方面。提出:到2025年,重点集成推广淮安稻米绿色生产技术,制修订淮安绿色稻米及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产品生产操作规范,争创优质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站1个。
4、在优质农产品消费促进方面。提出:“十四五”期间,打造一批知名度、美誉度和消费忠诚度高的“三高”精品农业品牌,建立市县分层推进的农业品牌发展体系,培育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区域公用品牌5个、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产品品牌15个。
5、在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方面。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市依法应当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00%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上市,带证上市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年度日常监管全覆盖。
6、在组织保障方面。提出:成立农产品“三品一标”协调指导组,指导和统筹我市农产品“三品一标”工作,组织推动有关会议、规划、行动、方案、政策落实,并明确成员单位。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