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襄垣县积极打好乡土人才“组合拳”,在“引、聚、领”上下功夫,让乡土人才“破土飘香”,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把乡土人才“引”进来。一是大力实施“兴襄英才”计划。2019年,襄垣县面向社会不限专业、不限户籍,引进了210名高学历人才,其中包括60余名“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到村(社区)任职,进一步优化了基层人才结构,提升了基层整体综合素质。二是积极实施本土人才回归工程。鼓励和动员在外优秀人才主动回村参与村级事务,努力实现“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目前共计80名在外人才回乡创业,15名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6名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三是建设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按照“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文化程度高”的标准,选拔出政治过硬、群众认可、能力突出的600余名优秀青年,列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配强村级后备干部力量。
让乡土人才“聚”起来。建立“县级乡土人才服务站—乡镇工作站—人才”乡土人才管理网络体系。在县级党群服务中心为乡土人才开辟活动阵地,建立乡土人才服务站,开展“党建+人才”座谈会、乡土人才“月度沙龙”等特色活动;在各乡镇搭建人才工作和交流互学“两个平台”,举办优秀人才论坛,让乡土人才“聚”起来,各自发挥特长,为实现乡村振兴献计出力。夏店镇教育专业农村工作者在夜校为当地村民培训,提高本土人才技能,打造“永久牌”人才队伍,现已培训8期240人。
让乡土人才“领”起来。人才引领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侯堡镇戴家庄村戴国庆回乡引导支村“两委”修建6户20间特色民宿,打造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近两年暑期阶段,前来避暑人数达1000余人次,为村集体及村民增收6万余元。王桥镇洛江沟村党支部书记高金来退休后回村挑起重担,抓住潞安集团百企扶千村项目机遇,通过流转2500亩土地,带领村民集中连片种植油用牡丹,实现村民日均收入达120元/人,村集体收入每年达25万元。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种植油用牡丹已拓展到五阳、东山底等周边村达20000亩,2018年,引进油籽牡丹深加工项目,每亩可收益5000元左右,总收益1000万元以上,形成集育苗研发、种植推广、油籽加工、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