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很多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工作有活力有激情,听到赞美之词,就喜形于色,浑身充满了干劲,但是在遇到群众的批评时,却往往不愿意接受,觉得脸上挂不住,听不得半点意见和建议。其实成长的道路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年轻干部应该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建议,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把“差评”当作苦口良药,除病灶、壮筋骨、长才干,方能更好更快地成长。
在“真诚”中虚心接受。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面对群众的“差评”,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良好的态度,把接受批评作为一种胸襟、一种能力、一种责任,不能一听到批评的声音就耍脸嘴、挑刺子,甚至把自己的任性当“个性”。“差评”也是民声,要克服内心的浮躁和偏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主动向前与群众坦诚相见,面对面真诚交流,让群众把心里话讲出来、把怨气吐出来,而不是遇到问题就“绕着走”,讳疾忌医、遮遮掩掩只会让小问题发展成大毛病。
在“真听”中耐心求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有时就像脊背上的灰尘一样,自己看不见,而旁观者却看得清清楚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群众的“差评”里,也蕴含着来自基层、来自实践的智慧,更容易看到事情的真相和本质。年轻干部要把群众的意见当成宝,沉得下心、听得进去,认真反思、仔细总结,善于从“差评”中学习,看看自己工作中还有哪些不足,在下一步工作中该如何避免,建立起思想和工作上的错题本,有助于理清思路、找准方向、积累经验、不断进步。
在“真改”中用心提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年轻干部由于阅历不丰富,缺乏实际经验,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有过失,不能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受到一些批评,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对前进丧失信心。其实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年轻干部要学会抛弃不必要的思想负担,轻装上阵,把压力转换成完善自我、继续前行的动力,通过实际行动及时加以改进,使群众的心声得到“回声”。以“差评”为镜,找准自己的问题短板,拿出改过不惮的决心和毅力,真改实改、标本兼治,避免再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用实干和实绩重新赢得组织和群众的信任。
朱娇(镇雄县以勒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