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工作动态

大连市高新区为百姓搭起幸福民生桥

2013-12-31 作者: 来源:

  

  组织居民开展徒步活动

  

  凌水安全社区宣教中心开展小学生安全教育活动

  “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大连市高新区凌水街道工作人员的口头禅,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百姓的宗旨。

  近年来,大连市高新区凌水街道始终围绕“创新型特色强街”的发展战略,秉承“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精于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在不断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新突破、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果的同时,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反哺民生,让百姓受益,让群众得实惠。

  打造宜居环境常兴为民之举

  “每次加班后走到门前这条摸黑路都打怵,好几次都要家人来接。自从门前装上路灯后,问题全解决了。”家住康桥小镇的张女士,每天出出入入必须经过凌奥路,可是曾经的摸黑路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装上路灯后,她感到心里都亮堂了。能给予百姓宜人的自然环境、方便的公共环境和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凌水街道的最大愿望。

  街道大力实施“硬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着力打造“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新凌水,强化区域配套设施建设。“硬化”工程,2012年投入2600万元,重点在华录园、海苑花园等4个弃管小区,实施硬覆盖等小区设施改造工程,解决了长久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弃管小区环境问题;“绿化”工程,每年补贴100余万元,用于绿化造林奖励,近三年共吸纳社会投资近4亿元,绿化土地3000余亩,改善了生态环境的同时,街道也获得了大连市绿化造林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净化”工程,每年投入400万元成立120人组成的扫保队伍,极大地保障区域公共卫生,街道在大连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评比中的公共环境项目多次名列前茅;“亮化”工程,对凌奥路、红凌路、凌水路等实施亮化、美化工程建设,对群众反映的摸黑路加装了路灯,提高了居民夜间出行的安全系数,亮化工程总计投入近500万元。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弃管小区管理问题,街道从硬件设施改造入手,投入1.3亿元修缮透寒漏雨房屋244栋,不断推进弃管小区改造、污水管网维修、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改造完善工程;软环境建设上,积极推行物业弃管小区创新管理,建立实行全域统管、全程监控的管理模式,为学府世家、理工园等7个弃管小区请来物业,并采取由政府代管向居民转移的物业缴费模式,每年在聘请物业方面投入1000万元。另外街道还计划投入1亿元,建设凌水养老服务中心,满足区域养老需求。

  创新社会管理常思为民之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更是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有效途径。围绕民生关注,街道初步建立了“社会救助、应急救援、富民安商”三大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我没有工作,每年吃药就要5万元,家里还有个上初三的女儿。”患15年糖尿病综合征的孙公学说,“街道大病救助每年能给4000多元,这些钱能维持一下家里的生活,幸亏有了这些补助,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凌水街道的人口多,困难人群的种类和户数也很多。街道制定并实施了大病救助补贴、再就业培训基金、创业鼓励基金和困难学子资助基金等利民政策。其中困难学子资助金从2009年开始发放以来,5年间共发放52.2万元,帮助181名困难学子实现了升学梦;大病救助金自2008年开始,累计发放救助金221.49万元,帮助429名大病居民完成基本治疗。

  区域的安全和稳定是保障民生、促进街道经济发展的有效保证。近年来,凌水街道多角度、多机制、多覆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有效保障区域安全稳定。街道适时建立了机关干部指导基层单位工作的“分片包干”工作制度;出台了多项应急事件处置方案;每年投入300余万元,成立了由近50人组成的凌水森林防火队。

  “百姓富才是真的富”。街道多年来持续加大“富民工程”实施和推进力度。每年举办就业咨询会,为辖区居民提供千余个就业岗位;每年提供就业培训基金10万元,让近百人完成就业培训,走上自主就业的道路;鼓励创业,在经营方式上为民提供指导,在政策扶持上为民提供帮助,在资金投入上为民提供支撑,让富民之策真正成为民众致富的造血工程。

  搭建服务平台常怀为民之心

  随着全域城市化的推进和居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多,街道搭建了多种为民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了文体活动组织化、阵地使用规范化、志愿者活动常态化的居民自我服务管理体系。

  徐桂凤是凌水街道大山村的文艺骨干,“我退休后参加了太极队,每天早上七八点钟到广场上训练,到现在整整坚持了十年,感觉整个人也年轻了。”很多居民都像徐桂凤一样成为了文化活动的受益者。街道每三年举办一届“凌水街道文化体育节”和“老年文体节”,每年举办一次元宵节民俗表演,各社区每年举办一次“夏季乘凉晚会”,百姓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都非常高涨。

  街道基层党建阵地始终发挥着百姓教育“大讲堂”、信息公开“主阵地”、居民服务“联系点”的功能。为使阵地更好地服务党员和居民,街道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打造融党建活动阵地、舆论宣讲阵地、精神文化阵地和社区教育阵地为一体的标准化党建阵地。目前,全街有村级党建活动室5个、社区党建活动室13个、企业党建活动室7个,基本实现了党建阵地服务的全覆盖。街道通过设在阵地的远程教育站点和“社区大讲堂”等活动,满足党员群众的学习需求;通过购置电影放映等娱乐设施,满足日常休闲需求。

  文化的引导和党建阵地的搭建,使部分居民形成了奉献的自觉性,多支志愿者服务队的组建,让大爱在街头巷尾间流淌。依托“在职党员进社区”、大学生志愿者等有效资源,街道组建了帮扶助困、环境维护、义务巡逻等60余支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宣讲团由6位退休老教授组成,他们以政治理论、儿童教育、安全知识等为授课主题,平均每月授课一次;义务巡逻队由69名居民组成,每年5月-9月间,早晚两次在人流高峰时巡逻;还有义务网吧监管、文明交通协管等志愿者队伍,在社会管理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一篇: 西樵从“送文化、种文化”到“育文化”的路径透视

下一篇: 宝鸡眉县:环境整治成效大 山水田园入画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